IMG_2624.jpg
這本書是十幾年出版的了,無論是社會背景、大環境的經濟狀態都已經不同,數據、案例、文化也都是圍繞著美國,所以以華人角度來看,只有書中的精神可以參考!其他像是美國國產車、進口車的比較,以及遺產稅、法律等細節我就跳著看
 
即便這本書快要15年前,也因為文化不同,閱讀起來有些跳痛,但裡面的精神宗旨我是信了。真正的有錢人都怎麼做?也許你我仍然把有錢人定義成:住豪宅、開名車、戴名錶,用盡各種高級品、品嚐各種奢華佳餚、玩遍全世界等。
 
但真正的有錢人其實非常樸實、節儉,原因是書中從研究發現中定義,有錢人的判斷依據應該是「資產的淨值」,而非所有物,意思是說,如果你是月收一百萬的超級富翁,但你的支出也相對龐大,可能要負擔名車保養和稅務、管家工資、或其他表徵型的VIP會費,能累積下來的資產淨值相對少,甚至是收入來源一旦停止,就無法繼續負擔奢華物質需付出的成本。
 
看完這本書,我心中是有一股被當頭棒喝的感覺,在很湊巧的時間點提醒我「量入為出」,畢竟我現在暫退職場,暫時沒有收入,就更應該好好規劃財務。因為我沒房、沒車、又單身,老實說我的存款不多,是夠我舒服的XD,但沒收入的時候我每個月堅持記帳,更小心控管每一分錢的去處。有收入的夥伴們更應該要記帳,不應該賺多少花多少一生窮忙。
 
書中和我個人理念很相近的還有一點,就是「別信奉品牌迷思」,資本主義下的社會中,所有的形象、品味,都像是楚門的世界,如果要證明一個人的社會地位,可能會需要一隻Apple Watch, 即便它的功能決大部分和iPhone相同;還會需要開一台Macan才讓人家知道你過得挺不錯喔;甚至得拼命工作存錢買個香奈兒包, 也許就能混進上流圈,老實說我真的很佩服這些資本主義建構下的認知和社會層級,因為不僅洗腦滿山滿谷的窮人,甚至是富人+窮人共同認定的「社會等級」,只能奉勸各位清醒清醒。
 
以上可能會被稱為「反社會人格」、「仇富心理」等,但我必須承認,有時候人的價值觀是會被推移的,能接受的刺激程度也會隨著年紀而不同,最簡單的舉例就是小時候不敢喝咖啡覺得苦,長大後卻能喝美式。然而很多事情必須有「自己的一把尺」,難道我一定要喝1973年的Carbernet Sauvignon紅酒嗎?還是喝起來跟全聯600塊的某牌差不多?如果是連自己都說服不了的事,就不需要為了提高某種社會意義上的品味,去追求、去佯裝。
 
 
「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」金句分享:
 
*真正的有錢人樸實、認真工作、擅於理財投資
 
*有錢家庭通常富不過二代的原因是因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過「比較好的生活」
 
*有錢人總是量入為出
 
*哪三個形容有錢人:節儉、節儉、節儉,符合經濟狀況下善用資源的行為
 
*許多人用他對食物、飲品、衣服、手錶、汽車等的選擇,來評斷一個人,對他們來說優渥的人在消費是應該要有高尚的品味,若把時間和金錢花在追求表面上的優越,通常也會帶來交叉的經濟成就(p.s. 越多的表面優越=越少的財富)
 
*懂的如何節稅,增加未實現所得,沒有現金流就能減少稅務(台灣也許是開公司?或是購買房地產?但連投資股票的股息都要稅了)
 
*富人相信經濟獨立比展現在更高社會地位更重要
 
*當你下定決心的時候,結果是很驚人的,當你只需成功不許失敗的時候
 
*慎選職業,讓自己成為能自僱的專業人士,因為誰也帶不走你的聰明才智
 
 
image
 

cover photo png

《莉莉的廢物學堂》
設計·公關·行銷·業務 |職涯斜槓玩家
分享成長、理財與知識工具
記得幫Lily按5個讚賞支持一下喔

arrow
arrow

    Lily 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